海报新闻记者 刘璐 北京报道
2月24日,最高检召开新闻发布会。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、常务副检察长童建明介绍,2020年以来,全国检察机关累计对13.5万余件存在争议、有社会影响的案件组织召开听证会,实现“四大检察”“十大业务”全覆盖,案件经听证后纠纷化解率达到了93%。
据了解,2020年以来,最高检院领导就十余件重大疑难案件主持听证,31个省级院检察长先后就43件疑难复杂、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主持听证。地方三级检察院组织的听证会中,由检察长主持的占10.2%。
记者从最高检了解,2020年以来,全国检察机关共邀请听证员51.5万人次参加检察听证会。其中,人大代表9.4万人次、占18.4%,政协委员7.1万人次、占13.9%;人民监督员13.9万人次、占27.1%;当事人所在单位或居委会、村委会代表以及有关技术专家、法学教授等社会各界人士20.9万人次,占40.7%。
山东、黑龙江、四川等地检察官“带案下乡”,把听证会开进乡村、社区、企业,邀请村干部及村民代表担任听证员,边听证化解矛盾纠纷,边宣传法律政策,以群众“地利”促案结“人和”,真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。
童建明表示,以公开促公正赢公信,赢得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信任和支持。除涉及未成年人或者侦查工作秘密等不宜公开的案件外,坚持听证会向群众公开,2021年6月开通运行了中国检察听证网,社会公众通过听证网可以观看听证会直播和录播。截止目前已对693件案件进行了听证直播。
2020年,最高检出台《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》,对听证案件范围、听证会参加人、听证会程序、听证员意见效力等作出规范。为了适应听证工作需要,扩大听证员数量,规范听证员管理,前不久,最高检印发《人民检察院听证员库建设管理指导意见》,要求选聘听证员时体现广泛性和专业性,要根据案件所涉专业领域从相应类别成员中随机选取听证员,保障听证员充分发表意见,给予听证员必要的履职保障,让能够讲透法律、讲清道理、通达民情的听证员来保障案件当事人合法权益。
关键词:
最高检北京专报丨最高检2020